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央企、省企合作

以改革促发展 推进特钢产业转型升级

来源:黄石市政府网      时间:2024-09-21

分享:

20日上午,我市举行“打造重要增长极县(市、区)长话改革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。

西塞山区委副书记、区长黄毕中表示,该区将始终把改革摆在重要位置,以改革促发展、增活力、优环境,加快推动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,为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贡献西塞力量。

以供应链思维推进特钢产业转型升级

西塞山区树牢供应链思维,发挥“特钢”优势,以供应链提升产业链,努力推动特钢产业做大做强。

强化产业支撑,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引领、骨干企业倍增、产业链条提升、数字经济跃升、产业品牌优化“五大工程”,1-7月全区特钢产业总产值达202.95亿元,新增特钢企业8家,规上特钢企业总数增至46家,成为全国第二大特钢产业集聚区。深化链条延伸,坚持产业链招商,1-8月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个,其中特钢产业链项目21个,一批特钢下游强链补链项目、终端产品项目签约落户。

依托大冶特钢研究院、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等国家和省级科创平台,指导企业开展技术升级,引导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、数字化转型,推进风电、轴承、钢管等下游产品应用。通过深度实施产业链“进规稳规——专精特新——单项冠军——绿色制造”企业梯度培育模式,向新型工业化方向转型。

通过优化产业生态,全速推进黄石市临港技工学校二期新校区建设,为特钢企业培养技术人才。红睿马新材料公司一期建成投产,明立石油钢管等特钢延伸加工项目开工,永凯科技通过拆解报废汽车循环利用废钢每年可达70万吨。新增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,指导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7个项目,初步形成人才技术、配套加工、下游延伸、原材料供应、研发创新“五位一体”的基础供应链体系。

以危旧房改造为重点推进城市更新

西塞山区是老工矿城区,辖区存在棚户区、危旧房较多等问题,该区坚持以危旧房改造为重点推进城市更新。

聚焦危房改造。将全区划分为4大片区,将片区内不适宜继续居住的C、D级危旧房集中区域纳入危旧房改造计划,一个片区一个规划、一张蓝图、一个改造项目库,明确时序推进实施。2023年按照“回购腾迁”改造方式,启动实施枣子山十七栋、上窑商贸片危旧房改造项目,922户危房户解危。今年启动一门东井片、黄思湾建设村等危旧房改造项目7个,712户危房户解危。此外,推进政企合作方式,对有意参加合作建房的危房群体,拟采取政府补贴和群众出资方式,由群众出资购买企业项目房屋实现危旧房改造。

聚焦老旧小区改造,2019年以来,实施14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,投入资金9.3亿元,惠及居民5.3万户12.8万人,改造面积383.19万平方米,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毕。

聚焦既有住宅加装电梯,开工建设101部,竣工79部。聚焦物业管理,建立社区、物业、小区业委会“三方联动”机制,全区150个住宅小区,组建业委会143个,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7个。

聚焦二次供水,启动二次供水3年攻坚行动,2024—2026年,对全区尚未实现供水专业化运营管理的91个小区、16个泵房实施二次供水升级改造,惠及7855户1.8万人。

以提高投资有效性为导向推进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

西塞山区加快推进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,建立完善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,努力提高投资有效性。

强化项目谋划,强化水电气、土地、资金等要素保障。截至目前,围绕中央预算内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超长期国债支持投向已谋划2025年中央预算内项目21个,总投资46亿元。

强化项目服务,推行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个专班、一帮到底、一抓到底的“五个一”服务体系。1-8月,新开工纳统入库项目50个,入库规模77.47亿元,超时序进度完成市定目标。全区可结算项目9个,完成线上结算5个;系统自动生成的15个项目全部完成终评。

持续开展一把手“周末跑工地”,及时跟踪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水、电、气、土地、用工等问题。推进特冶锻造三期、迪赛新材料、明立科技、弘力机械、花漾湖畔·梦剧场等一批省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。

今年以来,提前介入审查21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,服务开工建设18个项目,建成15个实现投产。2个技改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1.24亿元,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。

以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为目标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

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,继续推进“分散变集中、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金”,打通有效资产——有效债务——有效投资良性循环,构建财政、金融、投资统筹联动机制。

着眼“盘活”——摸排国有“三资”全口径总资产158.88亿元、有效资产56.8亿元、近期可盘活利用资产估值8.17亿元,率先在全市完成林场、滩涂等特许经营类资产确权,实现第一批资产增资20亿元,新增融资8亿元。

着眼“转型”——区属国资公司深度挖掘资源、加快产业发展,加速推进市场化转型。对接辖区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,在废钢贸易、铬盐原材料、电子产品出口贸易、健康智慧养老、树脂新材料等方面,结合主导产业特钢供应链建设实现营收0.84亿元。

以共同缔造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

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,找准有效载体,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通过党建引领,发挥党组织在共同缔造中的引领作用,将共同缔造工作的成效作为评判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指标,作为考核基层干部的重要依据。

学习领会共同缔造的理念、思维、方法,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,怎么改、改成什么样、改后谁来管等内容,由群众来参与、来评说、来监管,有效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。通过找准切入点,推广陈家湾社区“左邻右里”协商议事经验,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,推行民事民提、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决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评、民事民约“六民要诀”,社区工作由群众“站着看”到“一起干”积极转变。通过完善机制,明确共同缔造项目的认定标准,形成工作激励机制,对群众满意的好项目进行奖补激励。